社會參與
亞聚依循台聚集團永續願及目標,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及社區活動,並與台聚集團公司(台聚、華夏、台達化)共同成立「台聚教育基金會」,基金會以從事教育性公益事業為宗旨,弱勢、偏鄉及環境生態關懷為主軸,透過設置獎助學金、捐助公益團體、贊助教育公益活動,強化服務量能並提升服務效益。
亞聚透過贊助台聚教育基金會支持國內文化發展、關懷偏鄉弱勢,藉由偏鄉教育改革,讓弱勢學子有翻轉機會,改善教育資源的不平等;另與社區建立長期夥伴關係,重視與協助社區鄰里發展,協助當地農產品銷售、贊助社區環保活動等,以地方發展為重,期與社區共榮。
2024年亞聚透過捐贈台聚教育基金會300萬元,從事相關公益活動,各項贊助支出合計為972萬元,其中包含頒發獎助學金325萬元;贊助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100萬元及臺東均一國際實驗高中400萬元;其他各項公益活動贊助支出147萬元。
為鼓勵國內優秀研究生參與各項人工智能(以下簡稱AI)領域之研究與開發應用,以減少產學落差、並培育具AI領域專業之化工產業人才,基金會特設置本計畫,獎勵研究主題專注於智慧生產系統、製程控制、以節省能源與成本為目標等AI應用之碩士生及博士生。本計畫自2022年開始試辦五年,獲獎同學每學期獎助5萬元,接受定期審核最長可連續獎助四學期,累計已有5位同學獲獎。
為投入更多資源於偏鄉教育及花東永續發展,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(以下簡稱公益平台)與臺東均一國際實驗學校為本會長期以來主要贊助支持對象。今年是公益平台成立15週年,於花東地區的發展也進入了整合階段,「培養在地人才永續發展、打造均一學校成為翻轉教育的實踐基地、以江賢二藝術園區帶動花東邁向國際」成為公益平台擘劃「花東永續藍圖」裡三個重要的支點。培養在地人才永續發展從技職教育的角度培育人才,支持山與海的文化深耕。例如長濱「巴歌浪船屋」、三仙台「比西里岸文化中心」硬體改造及培力計畫;支持位於隆昌擁有獨特美學及編織工藝的「棉麻屋」、延平鄉阿力曼「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」、花蓮豐濱鄉馬中原「高山森林基地」、新香蘭撒可努「獵人學校」等;並引進業界師資到成功商業水產學校開設學期課程,運用在地好米與漁產,傳授日本料理,提供民宿與旅行規劃訓練;培育觀光導覽人才,將成功鎮從過境的觀光景點,成為深度旅遊的目的地;強化十多年前公東高工機械加工、木工、建築課程協力等;讓點連成線、線成為面,促成長濱、豐濱地區的區域店家組成「雙濱共好聯盟」,以及串連台東海岸線、緃谷線及南迴地區的「島活共學群」。
台東人口僅約20萬人,佔台灣的百分之一,全縣高達55%的小學人數不足60人,教育資源缺乏且分散,因此花東的改變必須回到教育。均一學校的使命任務最重要的是孕育年輕人擁有「做人、生活、做事」的能力與素養,「做人」即是「品格教育」,其中除了責任感、道德倫理,也包含同理心、正義感以及獨立思辨、團隊合作的能力。師長更需培養孩子發展以品格為根基的人生觀及公民素養。均一學校在藝術文化與各學科跨域學習的實踐,讓孩子尋找並發揮自我優勢,幫助孩子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認識自己、找到方向,也賦予孩子豐富的精神生命。
「宿舍生活」是偏鄉教育很重要的一環,均一學校提供良好的住宿環境以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、塑造品格與生活態度,並聘請外籍老師進駐,協助學生日常各種動靜態活動,讓孩子能從活動規劃與常規訓練中學習自我領導及團隊合作的能力。
為了充分運用均一學校宿舍空間,每年暑假公益平台與外部夥伴,如台北美國學校、科華文教基金會、果實教育基金會、善耕365等組織合作,舉辦各類免費參加的住宿型主題營隊,不僅讓資源缺乏的學生有機會在充滿愛與熱忱的老師與志工帶領下,透過團體生活、歌唱、戲劇與各式活動,為自信與學習充電,同時也培養台灣大專院校志工志願服務之精神。
基金會結合財團法人嘉義市私立善耕365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(以下簡稱善耕)之善耕365音樂計畫,與苗栗縣頭份國中合作,於2021年9月成立頭份國中音樂教育專案計畫。藉由善耕培育的專業合唱團老師,協同頭份國中音樂老師,教導由7、8年級學生組成的哈慕尼合唱團。團員將近30位同學,除了例行的社團時間,也運用課後時段進行練習。希望透過歌唱藝術,陪伴學生成長,並且藉由參與一年一度的善耕365音樂節上台表演,引發學習動機,建立自信心。
2024年其他公益活動之主要贊助對象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、財團法人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、醫療衛教公益活動、偏鄉醫療關懷與服務。
- 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自2002年成立,由李家同校長帶領,秉持「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貧困」的理念,長年在偏鄉地區為弱勢兒童提供免費課後輔導、免費學習扶助教材,旨在透過教育,讓偏鄉弱勢兒童可以脫離貧窮世襲。藉由社工及教育兩大服務方法,提供「關懷與輔導」,解開孩子身心的束縛,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,提升社會競爭力,未來有機會自立脫貧。博幼每年皆投入大量人力與資源進行課程設計、研發補救教材及培訓社區家長,目前有17個課輔服務據點,服務超過2千位學生。
- 財團法人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(Teach for Taiwan)成立於2013年,為致力解決「教育不平等」的非營利組織,期望為每一個孩子創造平等的教育機會。透過培訓具使命感的卓越青年,遠赴偏鄉國小任教至少兩年,解決台灣偏鄉學校長期面臨師資招募不易及流動頻繁的困境。從第一屆TFT計畫至今,TFT計畫成員投入偏鄉,足跡遍布台東、台南、屏東、雲林、花蓮、南投等縣市,影響超過7,000位弱勢學童。
- 醫療衛教公益活動為鼓勵各醫學大學舉辦醫療服務隊,深入醫療資源缺乏之偏鄉地區推動醫療服務、衛生教育宣導、為當地居民義診等公益活動,基金會於2024年贊助5項醫療衛教公益營隊之部份活動經費。5營隊參與隊員人數超過500人,服務人數超過2,600人。
- 偏鄉醫療關懷與服務雖然全民健保已經相當方便,民眾就醫無須擔心醫療費用,健保保障民眾可以獲得完整的醫療照顧,安心就醫,但學生醫療服務隊帶給給偏鄉地區的人文關懷服務,卻是醫療教育以及醫療從業人員的核心價值,除了提供當地缺乏的醫療資源與知識、給予民眾心靈上的關懷與陪伴;更重要的是由醫事人員引導醫學院學生隊員,將課堂所學融會貫通,並從純粹、不帶商業利益的服務過程中,找到使命感。
社區參與
亞聚林園廠平時主動關注與積極參與社區相關公益活動,諸如社區環境保護、協助在地農產品銷售、鄰里聯誼活動、社區慈善活動、社區競賽活動等,除可與社區居民聯絡彼此情感,增進社區鄰里和睦外,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;同時適當聘用公司營運所在地之人力,以增進社區認同,2024年聘用在高雄地林園區人力共76人。2024年亞聚各社團活動逐漸恢復舉辦,除了公益球賽、社區球賽聯誼活動外,更積極致力於社區公益服務、支持在地農產品銷售與協助鄰里發展等事項,期與社區共榮。
林園為高雄洋蔥的重要產地,每年1-3月進入採收期,林園洋蔥品質佳,比其他產區更早栽種更早收成,在市場上一枝獨秀。亞聚於2024年2月21日由廠長帶領廠區一級主管前往林園當地向農民採購洋蔥,採購數量100袋,將在地優質農產品與同仁分享,落實社會永續。
亞聚林園廠配合高雄市環保局推動『跨部門溫室氣體減量媒合計畫』,與林園區王公國小合作溫室氣體減量計畫,協助學校更新節能設備,以降低能源耗用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合作期間至2024年11月30日止,並獲校方及環保局頒贈感謝狀。
亞聚林園廠配合高雄市環保局辦理2024年度「空氣品質淨化區認養畫」,以提升全市整體空氣品質及環境維護,追求永續發展,展現企業公民為目標。認養林園王公國小為空品淨化區基地,並提供管理單位為期一年之環境及植栽維護協助,認養期間為2024年7月19日至2025年7月18日止。
高雄市消防局林園分隊於「林園產業園區」扮演重要守護者角色,為了感謝消防人員平日對園區企業在消防安全上付出與關懷,台聚集團(台氯、亞聚、華夏及台達化公司),共同捐贈分隊「健身器材-跑步機2台」,以提升消防員體技能量,維持強健體魄,共同守護產業園區安全。
依據台聚集團促進員工運動交流計畫,舉辦「台聚集團公益籃球賽」,響應慈善公益活動,同時增進各公司員工彼此間情誼。本次活動由亞聚主辦,活動經費由亞聚公司提供贊助,由台聚集團南區5廠員工組隊參加,並共同捐贈經費協助仁武高中球隊發展及弱勢球員照顧,藉此鼓勵員工踴躍參與公益活動,實踐弱勢關懷。
聯誼球賽
亞聚偕同集團內台達化及台氯,委託林園網球協會舉辦「台聚盃網球錦標賽」,本次活動已邁入第22屆,主要讓集團同仁與工業區、社區球隊藉由球類比賽聯絡彼此情誼與和睦鄰里關係,同時藉此與利害關係人-社區居民進行溝通,並於會後舉辦聯誼餐會,了解利害關係人需求與期望。賽事於2024年11月23日林園區11號運動公園網球場舉行,活動期間大家以球會友展現歡樂,各選手盡情展現平日練習成果,社區居民與工業區員工藉此機會互動交流,氣氛熱烈融洽,主辦單位更貼心備有小禮物,並鼓勵同仁踴躍參與社區聯誼活動賽事。